首页 > 股指 > 股债商品齐涨!“奥妙”“麻辣粉”把老司机都给骗了
2017
03-17

股债商品齐涨!“奥妙”“麻辣粉”把老司机都给骗了

  来源:Wind资讯综合证券时报

  美联储加息余温未消,央妈也跟进了。

  昨天央妈3个举动引人注目:

  1、逆势上调人民币中间价253个基点,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8862,上调幅度创2个月最大;

  2、分别上调公开市场7天、14天、28天期逆回购(俗称奥妙)中标利率10个基点;

  3、分别上调6个月和1年MLF(俗称麻辣粉)操作利率10个基点;

  有媒体称,当日央行还上调SLF(俗称酸辣粉)利率10-20BP。也就是说,央妈全面提升资金利率。

  本来老司机们都做好准备迎接战斗,可没想到,完全想多了!

  股市方面,上证综指收涨0.84%报3268.94点,创三个月新高;

  债市方面,国债期货大涨创逾两个月新高;

  期市方面,化工品多数飘红,沥青、橡胶涨超1%;有色金属集体上扬,沪锌涨超3%,沪铅涨超2%。黑色系、农产品则涨跌互现;

  老司机也有失手的时候,好尴尬啊~

股债商品齐涨!“奥妙”“麻辣粉”把老司机都给骗了 - 第1张  | 【个人基础知识】学习笔记

  加息效应蔓延

  说起这次央妈的行动,时间再往前追溯7个多小时。

  美联储周四凌晨宣布加息25个基点,联邦基准利率从0.5%-0.75%调升至0.75%-1%,且加息日程有加快趋势。随后香港特区金管局亦宣布上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至1.25%。并重申香港利率将随着香港利率走高。

  随后,在昨日上午,央行称,公开市场7天、14天和28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分别为2.45%、2.60%、2.75%,较上次上调10个基点。当日央行对17家金融机构开展3030亿MLF操作,其中6个月1135亿元、1年期1895亿元,中标利率分别为,分别为3.05%、3.2%,均较上期上调10个基点。

  另外,网易援引媒体消息称,中国央行上调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隔夜品种上调20个基点至3.30%;7天和1个月SLF利率均10个基点,分别至3.45%和3.80%。

  段子手称,之前疑惑央妈的工(wai)具(gua)箱里还有什么,却猛然发现那是一个次元袋。

  央行称,中标利率上行并不是加息。在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框架下,“加息”指的是存贷款基准利率的上调,带有较强的主动调控意图。而中标利率上行是在资金供求影响下随行就市的表现,主要是由市场决定的。

  业内认为,其实,在利率市场化之后,央行公布的存款贷款利率(也就是传统加息、降息调整的利率)已经不被各银行严格执行,大家已经开始随行就市。所以,美联储的加息、降息,就不是针对“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而是货币市场官方指导价(联邦基准利率)。

  所以,此次央妈的“加息”虽然不同于此前的加息,但很像美联储的加息,也就是调整了金融机构之间借钱的利率。

  值得一提的是,1、2月期间,央行已分别上调OMO与MLF利率10BP,同时上调SLF利率10-35BP。这是2014年以来央行首次上调政策利率水平。

  意在抑制资产泡沫

  针对本次货币利率上调,央行表示,此次公开市场操作中标利率上行是在保持流动性基本稳定目标下市场供求推动的结果。从最近一段时间看,利率更富弹性,也有助于去杠杆、抑泡沫、防风险,符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光大证券此前研报分析,央行去年四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强调要“坚持综合施策,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着力防控资产泡沫”,而OMO+MLF利率对抑制资产泡沫最有效。并且从历史上看,在首次OMO利率调整之后,在大致1个月内均会再进行调整,目前距上次调整已间隔1个月的周期。当前DR007与7DOMO逆回购利率之差处于较高的水平。

  央行行长助理张晓慧在《货币政策回顾与展望》文章中也指出,“最新的实证检验显示,央行7天回购利率和MLF利率这两个主要的操作利率品种对国债利率和贷款利率的传导效应总体趋于上升”。央行对各流动性投放工具操作利率的上调,将提升银行间市场利率的“锚”,对债券收益率的影响已经立竿见影,其对贷款利率的影响会逐渐传导,中长期看将逐渐提高全社会的融资成本。部分银行的房贷利率已经开始上调。

  民生证券李奇霖此前研报分析,OMO利率正在逐渐成为央行调控的政策利率。央行调控需要由粗放大水漫灌型向精细化滴灌转变,同时也在加强市场利率传导路径的建设,提高债券市场短端利率—债市长端利率—信贷市场利率的传导有效性。

  研报同时认为,至于调整基准利率,必要性与可能性都不大。因为基准利率更多对实体经济造成直接影响,对于目前金融去杠杆作用不大,对于当前内生增长动力尚未恢复的经济基本面而言损害过大,反而会影响金融去杠杆的进程。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亦表示,在资本项目管理加强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可以有一定独立性,美联储的利率提高,并非国内利率上升的充分条件。从同比增速来看,2月份社会融资增速仍然高于预定的目标12%,央行有工具控制狭义信贷,但对社融的多增,央行并没有像信贷那样的直接调节手段,因此只能采取公开市场利率提升的手段。

  股市:傲娇地开启买买买?

  虽然老司机们认为,美联储加息使得美元走强,会加大中国资本流出,从而利空中国股市。可谁想到,脸打得啪啪响。

  昨日,A股以飘红的姿态傲娇地回应了加息,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收涨0.84%报3268.94点,创3个月新高。

股债商品齐涨!“奥妙”“麻辣粉”把老司机都给骗了 - 第2张  | 【个人基础知识】学习笔记

  除此之外,香港恒生指数,暴涨了2个点,创去年5月以来最大涨幅。

  要知道,上一次加息的时候美股全面下跌,标普500指数创10月11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港股大跌1.77%,上证指数跌了0.73%。

  市场飘红同时,中国版“恐慌指数”继续在历史低位徘徊。

  上证50ETF波动率指数收报10.34,盘中最低触及10.31,接近该指数发布以来新低。

股债商品齐涨!“奥妙”“麻辣粉”把老司机都给骗了 - 第3张  | 【个人基础知识】学习笔记

  中国波指被视为是中国版“恐慌指数”。证券时报援引市场人士分析,该指数点位越高,代表投资者预期后市波动程度愈加激烈;指数点位越低,代表预期后市的走势愈加平稳。”

  这还不是重点。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说了,美联储加息靴子落地,美股商品上涨,重申经济复苏持续时间和力度超预期,A股结构性牛市=新周期+低估值真成长+改革。每一次回眸都令人心动,每一次回调都值得买入。

  也就是说,A股可以买买买了?

  楼市:房贷收紧成必然,严冬或将到来

  说到房地产,几乎成了国内投资者在避险资产配置中,唯一可以信任的资产,不过最近一直风声鹤唳。

  业内人士指出,央妈提高资金使用成本,也就是说商业银行想跟央妈借钱需要支付更多的利息了,这无疑增加了银行的融资成本,商业银行的钱袋子受到限制。银行拿钱成本增加了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降低优惠折扣或提高获得优惠利率的门槛,购房人想要贷款买房需要支付更多利息,等于将成本转嫁到购房人身上,整体的货币流动性被收紧,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银行存款加息的作用,遏制更多的资金流向楼市。

  也就是说,这对楼市来说,构成重大利空。

  实际上,财新昨日报道称,从多位银行及中介人士处获悉,2月以来部分银行北京分行暂停放款,北京房屋中介已经跟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光大银行等银行暂停了合作,原因系这些银行无额度可放。同时,农业银行及浦发银行等也都暂缓了放款。但目前都能放款,不过放款时间会延长一点。

  数据显示,1月份居民中长期贷款高达6293亿元,创历史新高,但占比已经开始明显下滑,显示去杠杆政策开始收效。

股债商品齐涨!“奥妙”“麻辣粉”把老司机都给骗了 - 第4张  | 【个人基础知识】学习笔记

  另据最新数据显示,2月我国新增人民币贷款1.17万亿元,其中居民中长期信贷3804亿元。

  银行的种种行为表明,2017年房贷政策收紧是大概率事件,其主要目的就是降低楼市杠杆风险。

  此外,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房地产市场在2016年“930”以来,一线和部分二线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基本被抑制后,周围的辐射区出现了火爆的现象,特别是北京、上海、深圳周围,溢出的投资需求使得这些市场有失控的风险,预计环北京、上海及部分热点城市的调控政策可能继续全面升级。

  我们都知道,去年房地产市场异常繁荣,主要靠天量的房贷支撑,如果未来房贷政策收紧,利率持续上行,叠加政府对部分一二线城市购房限购限贷政策的升级,地产销量或将持续下行,那么,毫无疑问,房地产市场的严冬或将到来。

  债市:利率还有抬升可能

  再来看看债市,也是江山一片红。

股债商品齐涨!“奥妙”“麻辣粉”把老司机都给骗了 - 第5张  | 【个人基础知识】学习笔记

  国债期货高开高走,全线收高,10年国债期货主力T1706收涨0.76%,创逾两个月新高,5年国债期货主力TF1706收涨0.29%。

  银行间现券收益率大幅下行,10年国开活跃券160213收益率下行4.44bp报4.0825%,10年国债活跃券170004收益率下行3.75bp报3.31%。

股债商品齐涨!“奥妙”“麻辣粉”把老司机都给骗了 - 第6张  | 【个人基础知识】学习笔记

  而上一次加息,国债期货是这样的:

股债商品齐涨!“奥妙”“麻辣粉”把老司机都给骗了 - 第7张  | 【个人基础知识】学习笔记

  在美国,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当周大涨了13个基点。而这一次,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创下2个月最大降幅。

  不过业内认为,不要高兴得太早。针对央行上调货币利率,利率还有进一步上调可能,但对于加息则继续存在分歧。

  国君固收覃汉点评央行上调逆回购及MLF利率称,政策信号“再确认”,市场预期“拨乱反正”;再次提示,在全球流动性源头倒流的大背景下,此次“加息”不是终点,只是序曲;债市方面,博弈性反弹“性价比”有限。

  九州证券邓海清认为,由于2017年CPI通胀水平处于低位(中性假设下2017年CPI中枢1-1.2%,乐观假设下全年CPI中枢也难以超过1.5%),存贷款加息的可能基本不存在;同时,央行未来可能继续保留上调OMO利率的可能性,但上调节奏会缓慢适宜。

  民生宏观认为,加息背后的逻辑难改,利率抬升压力大;在央行紧货币去杠杆的背景下,资源错配现象(国进民退、流动性分层)短期可能更加突出。如果人民币汇率仍出现较大贬值压力,不排除进一步加息的可能。即便未形成加息周期,在人民币贬值压力+内部资产泡沫持续+实体收益率下降的逻辑未改的背景下,货币宽松也再难现,整体利率抬升成必然,区别只是长短端抬升的幅度不同而已。

  天风固收表示,利率上调,意在防范资本外流,稳定中美利差意图明显,以及货币政策抢空间,并提示近期需关注SLF利率调整,如若美联储加息3次兑现,后续政策仍存在上调压力。

  两种人最危险?

  财经博主刘晓博刊文称,美联储今晨宣布加息之后,全球市场普涨,因为政策靴子落地,暂时利空出尽。中国股市也是如此,连黄金股都反弹了。但我们要明白一点,中国的低利率时代也即将结束。

  国内经济依然有下行压力,尤其是房地产的政策牛市已经到了非结束不可的时候,北京等地房价的再次飙升绝对让人忧虑。但没有了房地产,如果中美贸易再出现问题,失业率会上升。所以,中国央行只能现在货币市场利率上做文章,而不敢轻易真正加息。如果下半年个方面都比较稳定,则真正的加息早晚会到来。

  刘晓博称,现在最危险的是两种人:盲目买创业板、中小板股票的人;盲目跟风,买不靠近中心城市、没有显著人口增量的三四线城市房子的人。他们或将被当前的假象迷惑害死。

最后编辑:
作者:股指网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